泼辣夫郎的小饭馆(369)
偷偷摸摸吃夜宵还真有点小刺激。
谷堂衿见他迫不及待地模样,接过核桃说:“我去给你打下手。”
季榕夏没做什么复杂的菜,只是做了两碗肉末面。
他给自己那一碗加了许多辣椒油和醋,谷堂衿那一碗则是只加了少许香油和醋。
筋道的面条配上炒得香酥的肉末、一个煎得焦香的鸡蛋和几片焯过水的青菜。
一碗面下肚,季榕夏额上冒出一层细汗,季榕夏也生出了几分睡意。
果然吃饱是最好的安眠方法。
季榕夏的眼皮重的很,他漱了漱口跟谷堂衿一起将碗筷收拾好,赶紧去睡了。
另一边,太子府。
通茂景还没有睡。
他这个太子当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若不是先天壮,哪能如此熬。
有时候他都怀疑,自家老爹到底是每年冬日和春日固定旧伤复发呢,还是以旧伤复发为借口休息呢?
如今朝廷都习惯每到天冷的时候,公务就交给他代理了,习惯真是可怕的东西,今年似乎太医都没说让父皇休息吧,通茂景懒洋洋地想。
虽说知道现在不赶紧将最后一点折子看完,今日便肯定要晚睡了,但通茂景还是忍不住偷懒,他到底不是铁打的,今日还处理了一桩宗室子弟欺压百姓的案子,本朝建立不过二十年宗室便有些飘了,弄得他很是心烦。
书房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打断了通茂景偷懒时地胡思乱想。
康清游端着米汤进来。
闻到那熟悉的味道,通茂景猛地抬起头来。
一双眼睛贼亮。
“今日米就送过来了?真快啊。”通茂景赶紧收起笔和折子,将自己面前的一片小桌面空出来。
康清游没忍住笑了:“今夜来的,一来我就让人炖上米汤了。”
他将托盘放到通茂景面前。
通茂景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子米汤放入口中,康清游从来都是很仔细的,来前就注意将米汤放凉了些,防止通茂景一不小心烫到嘴。
一下子喝了半碗,通茂景舒坦地说:“这次的米汤似乎更好喝了。”
“你就这般馋啊?刚才我尝着倒是跟上次差不许多。”康清游对吃食没什么讲究,虽然吃到好吃的也会多吃点,但从不会放不下,夏哥儿做的饭菜味道算是他最为惦记的,可也没惦记到几日不吃就觉得这米汤更好喝的程度。
通茂景又喝了一口说:“或许这次的米是刚刚晒过的?尝着味道格外香。”
“几个小的喝了吗?”
“夜里这些东西才来呢,他们如今早都睡了,等明日再给他们做来吃也一样。”康清游笑着摇头。
“那你也早些去睡吧,我一会就好。”通茂景端起碗直接将米汤一饮而尽,顿时感觉身上多了丝力气,又能继续看折子了!
第231章 核桃酥(一)
魏良策从船上跳下来, 稳稳落在码头上。
晨光熹微,码头上却是来来往往人流不断,魏良策一瞬间都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
米康平也从码头上下来, 见状也不由得一愣。
“卖包子咧, 香喷喷的肉包子,五文钱一个!”
“卖水饭,热腾腾的水饭。”
“看行李,棚里请, 一箱子行李看守一日只要五文钱, 咱们这里有邬县令的令牌, 大伙只管放心。”
“哎哎哎!这边找搬货的力工, 一日三十文钱, 要手脚轻的,搬辣椒油坛子,可不能摔了!”
……
各式各样的声响在耳畔回荡, 弄得米康平和魏良策面面相觑。
这里是清赤县?
上次他们过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啊!!!
他们上次过来还是半年多前, 他们在外行商认识了刁开鹏, 替他带了信回老家, 这老家正是清赤县。
他们还在清赤县的一户小食肆中买了掉渣饼的方子。
这饼子味美耐放, 虽说干了没有热腾腾的时候好吃,但作为干粮来说已经不差了。
靠着这方子他们挣了不少银钱, 今年开春河道一融化, 河运开始通畅,魏良策和米康平就再次出门行商,路过清赤县,便想着过来瞧一瞧。
他们只准备在这里待上几个时辰,找刁开鹏叙叙旧, 要是再能从那小食肆里买一两张小吃方子就最好了,他们过不了多久就走。
他们甚至没让手底下的其他兄弟下船。
但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船靠近时他们就觉出不对劲来了,这么下来一看,呦嘿,更不对劲了,这也太繁华了点。
不比府城的码头差啊。
“客官,你们瞧着不像是本地人啊?可是从外头来做生意的,我从小在清赤县长大,什么地方都熟。我带路只收十文钱,很便宜的。两位客官可以叫我大山。”
见他们面生,有个机灵的七八岁大的孩子窜了过来笑盈盈地说。
魏良策见他是个收拾得很干净的小孩,眼神也清正,便开口说:“好,你们这码头很热闹啊,我去年还来过呢,去年这里还不是如此,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说着就给了这个叫大山的孩子十文钱。
见有赏钱,叫大山的小孩笑得更加灿烂了:“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咱们这清赤县能如此热闹,一是有厨仙食肆,二是邬大人管得好……你若是想买咱们季氏的辣椒油和辣酱,我可以带你们过去!咱们这儿不光是厨仙食肆饭菜好,新开的几家酒楼味道都不差,不如让我带你们去瞧瞧?”
小孩一边引路一边仔仔细细地将清赤县半年来的变化说了出来。
其实事情很简单,有厨仙食肆和辣椒油作坊在,邬家又不惜花费银钱重修码头,一来二去的清赤县可不就热闹起来。
尤其是在季大厨和谷秀才得了贵人的眼之后,不少文人和游人都爱来他们县来玩,这就跟滚雪球一般,清赤县周围是越来越热闹,大伙也是越来越宽裕了。
还好邬大人管得好,外人来得虽多,城中却不乱。
米康平和魏良策听得啧啧称奇,不过才半年而已,这清赤县就改头换面了,让他们不由得好奇那厨仙食肆和辣椒油作坊是什么样。
只是米康平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等等,咱们头回来时,去的那家食肆,那对小夫夫似乎就是一个姓谷,一个姓季。”
魏良策愣住了。
米康平不说他都快忘了,毕竟过去半年了,他们也只有一面之缘,但米康平这么一提,他就想起来了,对啊,那对小夫夫好像就是一个姓谷一个姓季,总不会是巧合吧?
“大山,你先带我们去厨仙食肆那边瞧瞧吧。”米康平说道。
“好嘞,不过如今厨仙食肆不卖早食,听说早些时候季大厨和谷秀才还会在门口摆摊卖早食呢,那生煎和掉渣饼可好吃了,如今食肆还卖生煎包和掉渣饼价钱也不贵……”大山尽职尽责地介绍。
米康平和魏良策对了个眼神。
没有错了。
这大山说的厨仙食肆还真就是他们上次来时去的食肆!!!
俩人很是不解,那食肆的饭菜他们也吃过,虽然量大管饱,味道也还不错,但他们俩走南闯北,什么美食没有吃过。
他们家除了那炒鸡蛋做得特别好以外,其他菜也就寻常。
这怎么就能入了饶山长等人的眼呢?
“如今食肆里的好菜可不少呢,什么口水鸡、鱼香肉丝、姜母鸭、鲫鱼汤、香辣虾……”大山说着忍不住吸了下口水。
他去厨仙食肆吃饭只敢买便宜的生煎包吃。
但厨仙食肆的生煎包就是跟旁的人家做的不一样,鲜香味美,一口咬下去满满的肉馅和汁水,不说味道就是这用料的实诚劲,旁的做生煎包的人家就没有,更别说滋味还是一绝了。
清赤县的人大多都是买不着厨仙食肆的家的饭菜也不去吃旁人家的,也就是外地人能被哄住去旁的酒楼吃饭,毕竟去旁的人家不需要等,还能够外带。
那些个酒楼还会给他们这些领路的孩子和大人银钱,让他们多说说他们这些酒楼的好话。
其实听那些吃过的外地人说,其他食肆的口水鸡还有各种小菜味道也不差,也就只有一两家是坑人的,不过有邬大人在,那种坑人的店铺也开不长,因此刚才大山还真推荐了其他酒楼铺子,人家给了银钱宣传,他也不能白收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