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棹(90)
西樵龙舟队已在岸边集结,主教练陈龙安带头做赛前动员,气氛热烈,何家浩却一直昂首张望着,搜寻家人的身影。
何家树看出他在想什么,拍拍他的手臂:“放心吧,他们会来的。”
王丽华与何宏娟一路欣赏着花灯,称赞着何家浩的手艺,穿过人群姗姗来迟,欢快地朝他们兄弟俩招手:“家浩!家树!”
停在龙舟队面前,知道儿子是第一次参加龙舟比赛,王丽华关切问道:“儿子,紧不紧张啊?”
何家浩抿嘴低笑,乖巧作答:“有一点。”
“加油,只要全力以赴就好。”
“是啊。”何宏娟又热情地给其他队员打气,“你们都是最棒的!大家一起加油!”
龙舟队齐声回应,何家树却发现弟弟还在看向远处,似乎在期待什么,面露沮丧。
何家树没有急着说什么,而是知会他:“我马上回来。”
何家浩这才回过神来,焦急追问:“哥,你去哪儿?!”
他还能去哪儿?何家树心想,既然弟弟这么期待父亲的出现,时间还够,那么不论何宏光吃软还是吃硬,他都会把何宏光押到比赛现场,看弟弟的龙舟赛首秀,给弟弟撑撑场面。
西樵河沿岸人来人往,街口倒是难得的安静,有盏花灯不慎掉落在地上,工人立即抬着梯子过来,重新挂在树上。
何宏光站在远处看着。
他原本确实不打算过来了,虽然内心还是想看这场龙舟比赛的,以往村里的龙舟比赛他更是从不缺席——可这一次,他觉得自己放不下面子,宁可错过。
回到家洗漱过后,他先进了书房,看到放在桌面正中央的茶叶礼盒。
茶倒是好茶,也是他爱喝的,何宏光不禁腹诽:这小子还真是长大了,懂得投其所好。
可他转念又一想,钻起牛角尖来:一盒茶叶就把他打发了?不可能。
虽然这么想着,他还是把礼盒拆开,翻来覆去地不知道在找什么,结果自然没有多余的收获。
何宏光又气又笑,自言自语:“连张贺卡都不写,没礼貌,不知道是谁送的!”
妥善收好茶叶,他又去了修缮过的祠堂,给列祖列宗上一炷香。
线香燃烧,整个祠堂又变得烟熏火燎,何宏光立在原地,隐隐还能听到远处的鼓点声,忽然间就觉得一切事情好像都没了意义,家人都已经不站在他身后,这些年他到底在独守着什么?
不知不觉间,他走出家门,游走在大街小巷。渐渐临近河边,他停在一棵树前,仰望着悬挂的花灯。
别人都不如他看得仔细。他发现有的灯做得差一点,样式也比较简单,有的灯明显更复杂,却也更精致,不输村里往年在外面定制的。
下一秒,他忽然领悟,那些优秀的花灯一定出自何家浩之手,悔意顿时涌上心头。
何宏光不禁想起陈德财给自己打电话求助的那晚,电话挂断后,他孤枕难眠,乘着夜色在外面乱转。
距离丝绸厂不远就是一间花灯厂,他一直都知道,只是下意识认为厂里都是女工,又因反对儿子做花灯而心生排斥,多次路过,他从未想过踏足。
在那个惶然的夜里,他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深夜的花灯厂早已停工,只剩下个老师傅在点灯熬油地研制新样式。
他们攀谈许久,礼貌地以哥弟相称,自从大哥去世,他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了。
何宏光渐渐敞开心扉,向老师傅讲述道:“我有个儿子从小就喜欢做花灯,其实做得不错,但我不让他做。不怕你笑话,我一直觉得花灯都是女人做的,不是瞧不起女人的意思,我只是希望他能有些男孩子的爱好……当然,他这些年还在背着我做花灯,我都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吧……”
老师傅直言不讳:“小弟,这我就得说说你了。我们花灯厂确实不少女工,但男工也很多啊!花灯多漂亮啊,漂亮的东西谁不喜欢?这和男的女的有什么关系?”
那位老师傅险些要去拿排班表给他看,以证实男性花灯师傅之多,还让他试着掰了下最粗长的竹条,他还真掰不动,惹得老师傅哈哈大笑。
霎那间,他感到无比的羞愧,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存在的偏见,而这种偏见深深伤害着儿子。
阳光明媚,何宏光仍立在树荫下,脸上已经露出淡笑,欣慰又动容,似乎还有些儿子带给他的骄傲。
微风拂过,一盏兔子灯把头埋在枝叶中,将屁股示给观众。兔子灯做得活灵活现的,还真像一只害羞的小兔子蹲在树上。
其实何宏光不只对何家浩要求高,他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上同样如此,用年轻人的话来说,他可能有强迫症。
何宏光立即扶着梯子上去,轻手轻脚的,生怕把灯碰坏了似的,兔子重新露出正脸,直面众人。
何宏光露出满意的神色,正要下去,梯子忽然发生晃动,他差点摔下去,身后突然出现一双手擎住他,他赶紧转头,发现是何家树,笑容僵在了脸上。
何家树扶着他下来,何宏光没推辞,站稳脚跟后立刻挪开了手。
何家树拿不准他的意思,站在一旁,正想劝他去看弟弟比赛,何宏光却开了口,语气犹在逞强,不肯服软。
“带你弟弟好好划,今天必须赢!别给何家丢人!”
说完,他转身就走,直奔观众席的方向。
何家树目送他远去,明明他的话又在施压,何家树却释怀地笑了,身心前所未有的放松。
何家浩站在五步开外,旁观全程,同样松一口气,露出笑容。
视线一经相汇,他们用眼神交流,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梅雨季终将过去,今后西樵每天都晴天。
第67章
西樵河上,龙头栩栩如生,龙眼炯炯有神,划手各自列位,龙舟队蓄势待发。
何家浩与何家树并坐船头,正前方就是负责打鼓的陈若楠,身后则是陈俊立、陈阿福兄弟俩,其他队员依次排开。
他们双手紧握船桨,身体前倾,做准备姿势,二十二人在这一刻凝聚成一个整体,目视前方,等待比赛开始的号角吹响。
随着咚的一声锣鼓响彻长空,船桨齐齐下水,河面上的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冲出起点,各村的队伍都十分卖力,龙船你追我赶,速度不分上下。
西樵村的龙舟以蓝色为主色调,燥热天气里,在河面上如同湛蓝游龙一般,清爽又矫健。
西樵小队使出全力,陈若楠专心打鼓,保持节奏,划手齐声喊着号子,飞快地划动船桨,水波荡漾,激起层层浪花,与汗水一起溅湿衣衫。
岸边,观众们欢呼雀跃,以陈龙安为中心,周围都是西樵村民。
陈龙安作为主教练,不只时刻关注着战况,还负责带领大家一起为西樵队呐喊助威。
陈龙安:“西樵队,加油!”
村民们:“西樵队,加油!”
陈龙安:“西樵队,必胜!”
村民们:“西樵队,必胜!”
此时,西樵队的龙舟速度飞快,超过了其他队伍,一马当先抢在前头,即将进入弯道。
第二名的船队正在奋力地向前追,直冲向内侧弯道,风风火火地挤了过去,西樵队的龙舟被别了一下,速度随之减缓,没能立刻追上,渐渐被更多的船队甩在后面。
这种时刻最容易军心大乱,果然,龙舟上的众人都有些慌张,陈若楠的鼓点都开始乱了。
那个一度成为西樵村传说的天才舵手早已成长得更加沉稳,何家树立即高喊,稳定军心。
“大家不要乱,不要慌!
“听我的号子,保持节奏!
“若楠,跟着我的桨频打鼓,稳住!提速!”
陈若楠立刻调整好状态,一边看着何家树的桨频,一边听着号子,用力打鼓。
何家浩的心都要跳到喉咙了,握住船桨的掌心全是汗水,何家树稳重的声音深深感染着他,他也咬紧牙根平复心态,更加奋力地划动船桨,找回节奏。
二十二人齐心协力,迅速稳住龙船,又在何家树的呼喊声中开始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