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夫郎他有两幅面孔(146)

作者:梨子甜甜 时间:2025-02-24 21:12 标签:轻松 布衣生活 市井生活 田园 种田文

  三年间,下雨的次数屈指可数,水库再大,积的水也是有数的,不停地放了三年,就剩一个底子了,要再不下雨,等这点底子用完,大家也要学别的县,逃荒去了。
  好在下雨了。
  宋惊蛰脸上也闪过一道轻松的笑意:“可不是,这场天灾终于度了过去。”
  有了这场雨,明年大家该种水稻的种水稻,该怎么生活的怎么生活。
  宋小满在两人身旁也是一脸的开心:“明年我终于可以种花了。”
  天这么旱,即使家里的水井没有枯竭,她家还有蓄水的荷塘以及水库的水,她也没再浇花了,任由那些花枯死了。
  现在有水了,她的种花大业,终于又可以搞起来了。
  看她这么高兴,宋惊蛰和林立夏想到刚干旱时,都没有人教,她果断果决地将那些尽心养护,甚至还有几盆珍贵的兰花给枯死了,还宽慰他们:“死掉的只是几盆兰花,但省下来的水却能活很多人。”
  两人内心欣慰不已。
  他们的女儿终于如他们给她取的名字那样,是个襟怀广阔,深明大义的人。
  “……”
  一场雨,使得死气沉沉的康州府如枯木逢春,重新焕发生机。
  也让池水县这届的县令捡了大漏。
  他一上任就碰到了康州府前所未有的大旱,他以为自己倒了大霉,别说做官了,乌纱帽下的头颅保不保得住都难说。
  但他治下有个好乡绅,不仅能够种云耳造福全县百姓,让上届县令也跟董县令一样高升了,还能号召全县百姓自发去修水库。
  在康州府大旱,别的县令都束手无策,任由治下百姓自行逃荒去时,他却能安坐县衙,笑看风浪起。
  这一切都是因为宋惊蛰这个福星在。
  这一届的县令跟其他几位县令不一样,他迷信,他觉得池水县能够在大旱中这么安稳,都是因为有宋惊蛰这个有福之人在。
  所以,他在述职折子里,大夸特夸宋惊蛰,可不能将这个福星给得罪了。
  康州府虽说不是很大,但经过董县令旱地改水田,教导治下种稻子,又有上届县令大力推广种云耳的事一项,已经变成了半个鱼米之乡。
  税收一年比一年高。
  这次遇到如此大旱,使得康州府损失了不少人口不说,田地也荒废了。
  要想恢复先前的生机,没个十年八年回不来,皇帝震怒,大斥康州府官员酒囊饭袋,这般天独厚之地都守不住。
  在御史、巡抚这些官员准备大力查办康州府官员,来平息圣上的怒火时。
  池水县县令的这封奏折,就这么一层层地传递到了圣上面前。
  皇帝一看,在康州府全府大旱时,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县,竟然没有遭受干旱之苦,全县无一人逃荒,甚至还收留了不少周边逃荒而来的百姓。
  对池水县县令赞赏有加。
  对池水县县令折子里提到的宋惊蛰更是赞赏不已。
  只是宋惊蛰一介草名,无功名在身,无法擢升他为官员,思来想去,亲自提了一方牌匾交由下行官员,让他们给这位能救百姓于水火的宋乡绅。
  京城离着池水县十万八千里,何况御史、巡抚们还要调查事情的真伪。
  这封牌匾送到宋家的时候,已经是这年深秋了。
  彼时,宋小满的花又重新种了出来,姹紫嫣红开遍了满院。桃源村也因为干旱三年过往取水的人多,原来的乡间小道扩大了一倍不止。
  大家来桃源村都来习惯了,一时不来了,还有些不适应。
  因此周边村子的人自发地在桃源村开了个庙会,每逢初一、十五在这儿赶集。
  宋小满又重操旧业,在庙会上卖开了花。她一个水灵灵的姑娘卖花,难免遭人非议,尤其是县里学堂有些自视甚高的学子,出口就是一些不中的话。
  宋小满气得胸膛起伏,还没来得及骂人,他阿爹站出来,对着人就是一通嘴炮:“你娘没教过你怎么说话,就回娘胎里好好学学再出来,还女子卖花,丢人现眼,你怎么不以溺自照,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呢。”
  林立夏跟着丈夫女儿读了不少书,学了不少字,骂起人来那叫一个精彩,文的,俗的,脏的,粗的,样样都会。
  看得宋小满张大嘴了。
  在她记忆里,他阿爹一直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别人说什么都笑呵呵的应着,就没有过生气的时候。
  她还以为她爹是个性子很软的人,原来性子这么……刚的吗?
  好久没听到立夏骂人了,宋惊蛰立在宋小满身旁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桃源村有知道林立夏性格的人,也在一旁乐呵呵地瞧着,惹到他们立夏,算是踢到铁板了。
  果然,没一会儿,立夏就把那几个书生骂得羞愤难当,掩面落荒而逃了。
  宋小满鼓起了掌:“阿爹好厉害。”
  林立夏喝了一口宋惊蛰递过去的茶,还有点意犹未尽:“好久没骂人了,还有点不习惯,没发挥好。”
  宋小满想捂脸,都把人家气得说不出话来了,逃也似的跑了,还没发挥好吗?
  宋惊蛰给他顺了顺气:“没事,改天,我们提一筐鸡蛋去他们学堂门前等着,等他们出来,我们就崴脚说他们撞坏了我们的鸡蛋,以他们赔鸡蛋为由,再骂一顿!”
  林立夏眼睛亮了亮:“好主意!”
  “爹爹?”宋小满吃惊地向宋惊蛰看过去。她怎么觉得她的爹爹、阿爹跟她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她爹不应该是个有勇有谋的正人君子,他阿爹不应该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夫郎吗?这完全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还没等宋小满从吃惊中回过神来,有村长跑了过来:“惊蛰,立夏,县太爷和一群叫什么天使的人,在你家等着,说是要给你宣什么纸,你快回去吧。”
  “……”
  不怪村长说得这么含糊,他这辈子接触过最大的官就是镇公和衙门里的文吏,天使是什么他不清楚,宣旨他也不知道。
  还是林立夏这些年读过不少话本,见识多,听到天使和宣旨,跟在宋惊蛰身旁赶回家的时候,跟他调侃:“这不会是圣上听闻你修水库有功,要封你个官做做吧。”
  话本和戏文里都这么演的。
  宋惊蛰笑得不行:“那有那么邪乎,圣上再糊涂也不会封一个没读过几年书的白衣做官的。”
  不然这把天下那么多读书人的颜面置于何地,又把朝堂诸公的颜面至于何地。
  果然,回到家,他们跪地接旨,旨上一长串的话,都是在表彰他,晓谕天下百姓像他效仿,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
  对封他做官的事只字不提。
  但能够上达天听,得到皇帝和朝廷的大力旌表,已经很令宋惊蛰激动了,何况皇帝还赏了他一块,亲笔提的牌匾。
  天底下多少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书,没走出过县衙,没见到过皇帝,皇帝更不知晓他的名字。
  天底下多少乡绅,种了一辈子地,别说知府这类大官,连县令知不知晓他名字都很能难说。
  他却是从皇帝到丞相到尚书到知府到县令全传了个遍。
  从今往后,天底下的人都知晓宋惊蛰,种云耳,修水库,救过全县百姓的命。
  以后别人提到云耳和水库就能想到他,这是多少读书人和地主乡绅梦寐以求都求不来的事,他宋惊蛰做到了。
  忙里忙外的接待了天使一番,宋惊蛰拉着林立夏的手,内心激动不已。
  林立夏也紧紧地握着宋惊蛰的手,他懂他,一介草民这辈子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是旁人想都想不来的,他惊蛰能够做到,太了不起了。
  县太爷在这儿,村民们不敢靠过来,直到县太爷带着天使们走了,村里人这才围了过来,听说是县太爷带着皇帝身边的公公来表彰的宋惊蛰的。
  村民们全都跪地惊呼:“我滴个太祖爷爷啊,我们没有得罪吧。”
  “没有,没有。”林立夏瞧见这么多人跪在他家门口,太不习惯了,连忙把他们搀扶起,“大家快起来,人都走了。”
  众人瞧着宋惊蛰手中明黄色的圣旨,还是不敢起。

上一篇:春酲沥雪

下一篇:我被迫造反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